胆子太大!买单配票,骗税两个亿!
近期,税务机关与公安、人民银行、海关等多部门联合查处了辽宁某电子通讯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案件。
该公司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,
通过虚构出口业务、买单配票、虚假结汇等手段假报出口,骗取出口退税2.12亿元。

该公司宣称的生产加工地和出口退税申报地均在沈阳,
但其原材料采购地、出口目的地、出口报关口岸却都“不约而同”地远离沈阳,位于南方地区。
这“舍近求远”的操作,明显违背正常商业逻辑和成本考量。
专案组依托多部门协作,对该公司的银行资金流水、海关报关数据、上下游发票信息等进行了“穿透式”深度分析,进一步揭露了其系统性欺诈的实质:
首先,其核心原材料采购存在严重疑点——高达90%的进项抵扣发票来自非正常经营的上游企业,且大宗采购的“黄金传导芯片”数量远超其申报生产能力,
更反常的是,这些本应运抵沈阳生产的高价值芯片,收货地却被刻意设在了遥远的南方出口口岸,与其沈阳“生产基地”完全脱节。
其次,其沈阳“生产基地”被证实为虚设,现场核查仅发现少量简单非出口产品,所谓出口电子产品的规模生产纯属虚构。
最终,其核心骗术“买单配票”彻底浮出水面。
公司通过购买他人真实出口信息(买单)匹配虚开的增值税发票(配票),凭空捏造完整的出口业务,并辅以虚假结汇伪造外汇回流假象。
一个“原料来源虚、生产基地假、出口业务空、资金回流伪”的骗税闭环被彻底曝光。
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,自2025年10月1日起,“买单出口”模式将被严格限制。
